
绿色西安:景观提升立体花坛+花境设计
西安作为千年古都,近年来通过立体花坛和花境设计,将生态建设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,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体系。以下是西安在景观提升中的核心策略与实践亮点:
主题化设计
西安的立体花坛以“天人长安·创意自然”为主题,结合城市文化元素,如城墙、石榴花(象征团结)、唐风建筑等,打造了“锦绣中华”“绿满西安”等20座大型立体花坛,分布于钟楼、新城广场、大雁塔北广场等标志性区域49。例如,钟楼饭店前的“绿满西安”花坛以绿色植物为主调,象征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技术创新与植物选择
采用3D建模数字化切片工艺搭建骨架结构,确保造型精准(如熊猫瑜伽造型的“网红”花坛案例8)。植物选材注重色彩搭配与生态适应性,常用四季海棠、角堇、佛甲草等低矮草本,结合彩叶草、万寿菊等,形成多层次视觉效果27。部分花坛还通过微喷灌技术延长花期,确保观赏持续性。
功能拓展
立体花坛不仅美化环境,还承担宣传、空间分隔等功能。例如,玉祥门圆盘的花坛融入丝绸之路元素,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;交叉路口的花坛通过造型引导交通流线。
全域化布局
西安以“两区花城、三环花带、六类花境”为框架,在交通枢纽(如机场、火车站)、历史文化街区(回坊、书院门)、旅游景点(兵马俑、大雁塔)等节点打造主题花境。例如,回坊的花境通过传统纹样与香料植物的结合,展现丝路文化。
生态修复与水系景观
护城河、灞河等水域通过“八水绕长安”治理行动,结合滨水花境设计,形成四季分明的景观带。例如,灞河绿道种植樱花、海棠等开花乔木,搭配银杏、红枫等彩叶植物,春赏花、秋观叶,同时吸引朱鹮等珍稀鸟类栖息。
小微空间改造
利用边角地、老旧厂房改造口袋公园,如浐河西路的溪滩公园,配置滑梯、秋千等功能设施,形成“公园绿地+”模式,提升市民生活品质。
政府规划与资金投入
西安市通过《秋冬季城市绿化攻坚战实施方案》等政策,累计新增绿化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,并在重点区域新建10座以上立体花坛。政府为公园提供财政补贴,如长乐公园享受221万元门票补贴,推动“以奖代补”激励优秀景观项目。
市民互动与评选活动
通过“我最喜爱的世园花卉景观”评选,鼓励市民参与设计反馈,提升公众对绿化的认同感。例如,2024年世园会期间,市民投票选出30个优秀花坛作品,进一步优化城市景观布局。
科技赋能
引入智能灌溉系统、植物生长监测技术,提升养护效率;探索可移动式立体花坛,适应节庆或临时活动需求。
文化深度挖掘
结合唐文化、丝绸之路遗产,设计更具叙事性的花坛与花境,如复现唐代园林风格,或通过植物组合讲述历史故事。
全域绿道网络
计划建成“三河一山”绿道体系,串联奥体中心、浐灞湿地等节点,形成“15分钟生态生活圈”,推动城市绿色空间全域覆盖。
西安通过立体花坛与花境设计的创新实践,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,更将生态、文化与市民生活紧密联结,为“公园城市”建设提供了典范。未来,随着技术与政策的持续优化,西安的绿色图景将更加绚丽多彩。
联系人:史生生
微电同步:159 3789 4828、139 3848 7281
官网:www.hnnjyl.cn
基地工厂&公司地址: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大广高速下路口500米
河南省纳境园林立体绿化有限公司
联系人:史先生
电话微信同步:159 3789 4828
139 3848 7281
公司地址&基地地址: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大广高速下路口300米
关注了解更多